[APPLE] iMac 27" mid2017 自己更換SSD

 

iMac 27" mid2017

前言-


這台電腦是2017年買的iMac, 到現在已經3~4年我怕使用時間久,裡面的SSD壽命到了以後,全部的資料會受損
但是要換又很麻煩, 所以掙扎了很久, 最後還是決定試看看自己換
(我有備用HDD做Time Machine全系統備份, 但還是不希望突發時才解決)


為什麼SSD壽命到了全部資料都會受損,是因為..
部分iMac機種有個特色是: 內部儲存的空間 = 大HDD + 小SSD
HDD是一般市面上常見的Seagate 3.5" 1TB SATA
SSD是Apple特規的PCIE 30GB (市面少數廠商有做這種特規)

*iMac 2020年份的機種硬碟已經焊接在主機板上,無法更換

-注意-

避免有人跟我一樣多浪費時間或錢 , 簡單節錄重點在最一開頭
  • 要注意買來的硬碟轉接支架合不合用
  • 不要在空硬碟的狀態下回復Time Machine, 全新OS安裝好之後再把Time Machine檔案轉移進來比較保險
  • 全新OS版本跟準備要轉移進來的Time Machine裡的OS版本要一樣
  • 完工後維持用紙膠帶貼住螢幕與機殼,幾天後確認膠條沒問題再撕掉

-目的 / 材料-

我這次做的事情是:
1. 把1TB HDD換成1TB SSD
2. 在軟體上解除Fusion Drive, 原廠特規的SSD不拆&留在裡面, 哪天壞了也不理它
    (因為那個特規SSD藏得更深, 要換的話幾乎是整台拆掉, 而我不想拆..)
    (雖然也是很想好好看看蘋果產品的工藝啦)

要準備東西有:
- Seagate BarraCude 120SSD ZA1000CM1A003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NT$2990
- OWC Complete Hard Drive Upgrade Kit工具組for 27吋iMac  NT$1630
    (膠條 + 星形工具T10,T25 + 滾輪工具 + 轉接線材)

- 2.5" 轉 3.5"硬碟支架 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NT$50

轉接線很重要,因為上面包含一個Thermal Sensor
跟風扇驅動有關

-開始-

過程可以參考iFixit的流程
注意!要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小心整個流程
用滾輪工具反反覆覆的滾螢幕的側邊, 真的要反反覆覆
直到割開所有膠條然後把螢幕掀起來可能需要5~10分鐘

掀開螢幕大概30度以內,線材都還夠長
螢幕一共有兩條線連接在主機板上


盡可能用OWC附贈的塑膠工具撥開線材的頭部
不要硬拉線材, 主機板上的焊點有可能剝離


兩條線材拆開之後, 螢幕就可以掀開
這時候螢幕還沒有辦法拿起來, 因為轉角的地方還有膠條黏住
所以要反覆的掀開、蓋起來、掀開、蓋起來
或是運氣好的話可以用手撕掉根部的膠條會比較容易

但不管怎樣都要有耐心..然後小心
避免太大力螢幕玻璃破裂

拆螢幕時, 螢幕底部是可以摸, 沒問題的

原廠硬碟是被左右兩邊的金屬支架抱住
拆硬碟之前要先拆圖片右手邊的黑色塑膠件(喇叭)
很輕鬆就可以拆掉硬碟, 沒有太多需要注意的地方
除了要注意螺絲別掉下去..


此時SSD就可以跟轉接支架組裝

照片上右手邊的這個支架其實是不合用的, 白花150元
後來又再去日本橋買一個50元的

注意: 
1. 轉接支架側邊要有合用的螺絲孔 , 不清楚的話可以拿3.5"硬碟比對一下就知道了
2. 轉接支架側邊螺絲牙孔規格有可能跟3.5"硬碟不同
    基於我的轉接支架是鈑金鐵板,我的方式是拿不要的硬碟螺絲硬鎖進去支架, 當作是在攻牙
    鎖完一次之後apple原廠的螺牙就能鎖進去


照片是原廠的支架
上面兩個菊花狀的孔距要跟買來的轉接支架上的孔距一樣

照片上還沒貼好Thermal Sensor

硬碟 + 支架 + 轉接線材
組裝完後的樣子, 裝完記得Thermal Sensor要貼在硬碟上

貼好Thermal Sensor的樣子

因為轉接線太長, 原廠的SATA接頭接不到
所以轉接線要稍微折一下類似Z字型
妥當的

裝好的整體的樣子, 有閒的話可以用紙膠帶黏一下主機板上的灰塵
但手不要碰到, 避免靜電損壞電子元件

再來就是要嘗試把備份資料回覆到空白的SSD上面
開機前記得鍵盤要跟電腦接線插好
開機時按住Command + R

沒想到..
再來就是漫長的等待跟失敗

失敗的點我猜是因為: 
- 我備份好的Time Machine作業系統是Big Sur , 儲存格式是HFS+
- 新SSD我把儲存格式格式化成APFS    (APFS比較新,適用於SSD,對於壽命有幫助)

Restoring.. 此時膠條還沒有貼上去, 暫時先用紙膠帶貼著先測試
確認沒問題之後再黏膠帶, 避免有問題再拆, 膠條要重買


所以我猜綜合以上兩點, 導致我在3個多小時之後看到..

Unrecoverable Error

嘗試重新開機
還是會看到Unrecoverable Error

所以接下來我做的是:
1. 再把SSD內容格式化掉
2. 安裝全新的MacOS (但我只有Catilina , 沒有Big Sur) 
    (注意!使用者名稱不要輸入跟舊系統的一樣)
3. 進系統之後再更新到Big Sur 
     (沒更新到Big Sur的話後面會轉移失敗, 為什麼我知道, 因為我有失敗哈哈哈..)
4. 在系統上執行Migration Assistant , 把Time Machine的資料轉移進來
5. 完成

最後終於轉移成功, 開機進來

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打開Blackmagic測試一下讀寫效能, 得到下面數據
SATA SSD差不多就是這樣的數據, 我目前是不講究, 已經比原本HDD快2倍多

WRITE 484MB/s , READ 490MB/s

至於我一開始說要把Fusion Drive解除的事情呢
我進電腦之後就發現他已經自我解除 (也許是蘋果系統沒有所謂SSD+SSD這種組合)
所以我只要把Apple SSD SM0032L格式化之後就可以使用它了
這樣就多了27GB可以用

大功告成!

特規Blade SSD就是Apple SSD SM0032L
據說因為設計上的因素,速度跟SATA3是一樣的
所以更沒必要拆那麼深換那個東西






Comments

  1. 我的是iMac 27” 2017 fusion drive
    請問,硬碟的感溫線,原本裡面沒有嗎?
    若沒有的話,我也得去買一條了。

    ReplyDelete

Post a Comment